为进一步优化伊春市金林区营商环境,持续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伊春市金林区营商环境局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受理关于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举报。现将举报公告的受理范围及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举报范围
(一)政务环境方面
1.流程繁复问题。具体表现为办理环节繁琐,材料重复提交,环节冗余嵌套、办理环节繁琐、材料要求不合理、数据共享不畅、部门间标准不统一、企业需反复提交同类材料。
2.体外循环问题。具体表现为窗口“接件不办件”,仍需原单位层层签批,形成“隐性审批”,线上系统与线下流程脱节,强制“二次录入”数据,部分审批游离于监察外,变相延长办理周期。
3.质效不高问题。具体表现为办事指南材料清单模糊、表单模板缺失。惠企政策门槛设置过高、地方适配性弱、宣传力度不够、解读不清晰。
4.懒散拖问题。具体表现为业务不熟、服务态度不热情,以“非我职责”“需请示领导”为由推脱群众诉求,纪律松散、效率低下,窗口人员迟到早退、擅自离岗,办事“磨洋工”、“踢皮球”。
(二)守信践诺方面
1.不讲诚信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及部门招商引资政策执行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承诺不兑现、兑现中梗阻、惠企服务“挂空挡”、配套服务不保障,政策宣传“躲猫猫”。
2.政务失信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及部门拖欠企业奖补资金或工程款项、协议履约“拖字诀”、“新官不理旧账”,不依法执行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推诿历史遗留问题等。
3.履约拖沓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政府部门未严格执行合同约定的支付时限,由于审批环节多、资金调度效率低,导致企业项目款延迟拨付数月甚至跨年。
4.渠道不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市场主体在进行行政处罚、信用修复、异常名录时,获取信息渠道不足。官方网站信息更新滞后,修复流程及材料要求模糊。办理指南缺乏社交媒体等多元信息推送途径,办事企业难以及时、准确获取信息。
(三)市场环境方面
1.隐性门槛问题。具体表现为政府设置歧视性备案条件、强制本地采购等地方保护政策,行业主管部门增设非法定审批前置要件,将已取消的资质要求转化为“隐形许可”。
2.变相审批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领域名义上将审批改为备案,实际仍要求企业完成与原审批相同的流程,形成 “体外循环”审查。
3.干预垄断问题。具体表现为行政部门在招投标、采购中设定排他性条款,以信用评级、过往业绩等隐性条件限制中小企业参与,大型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通过技术壁垒或协议控制排斥竞争者。
(四)法治环境方面
1.恣意执法问题。具体表现为趋利性执法、“人情”执法、“钓鱼”执法、多头执法、粗暴执法、以罚代管、一事多罚,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
2.程序违规问题。具体表现为违规异地执法、滥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强制介入经济纠纷调解、拖延案件处理时限、违规收取涉企调解费用、地方保护性执法、排斥外地企业参与本地市场竞争、纵容本地企业违法经营等。
3.监督失效问题。具体表现为执法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社会监督渠道不畅、投诉举报机制响应迟缓、执法数据隐瞒不公开、执法人员违规行为长期未整改、公众参与执法评议机制虚置等。
二、举报渠道
1.来访地址(信件邮寄地址):伊春市金林区金山屯镇金水路4号政务服务中心投诉处理区信箱(请提前拨打举报电话进行预约)
2.举报电话:0458-3738128
3.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4.投诉举报邮箱:jlqzwfwzx@163.com
三、举报要求
1.举报人应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和具体举报内容。
2.举报内容应真实、客观、详细,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3.伊春市金林区营商环境局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四、处理流程
1.伊春市金林区营商环境局将对收到的举报进行认真梳理和分类。
2.对属于受理范围的举报,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3.对需要职能部门处理的问题,将及时转办或移交,并督促承办单位按期反馈处理结果。
4.对举报人反映的问题,伊春市金林区营商环境局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