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茘县历史悠久,大约有三千多年历史。
商代时期(约前16一前11世纪),属芮国地。西周时(前11世纪一前771)大荔县东南部为芮国,西南部属同国。春秋时期(前770一前476)大荔戎族部灭同据芮,在朝邑城东筑王城。
战国时期(前475一前221)秦厉共公十六年(前461)秦灭大荔戎国取王城设临晋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临晋南部分设襄德县。西汉太祖初元年(前104)新设左冯翊。
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撤并临晋、襄德复设临晋,仍隶左冯翊。
东汉建安五年(200)县治由王城迁设今大荔城,郡、县同治一城辖五县(临晋、合阳、粟邑、衙县、夏阳)。建安十八年(213)将高陵的左内史并入左冯翊,辖十二县 。
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左冯翊改名冯翊郡,辖九县。
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辖12县,(大荔、朝邑、平民、合阳、韩城、澄城、蒲城、白水、渭南、华县、华阴、潼关)。1949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大茘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迁驻大荔,辖8县(大荔、朝邑、平民、合阳、韩城、澄城、蒲城、白水)。1950年5月撤平民县,并入朝邑县。并撤销大荔分区,改属渭南专区。1958年12月,撤销朝邑县,合并为大荔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