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算了笔账,差点哭出来。2021年那会儿挺能挣钱,俩人一个月加起来能有小三万收入,当时觉得自己挺牛的,看中了一套193万的房子就冲动下手了。贷款125万,选的等额本金,想着多还本金少付利息,聪明着呢。谁知道这一选就是个坑。当时我们太乐观了,觉得收入只会涨不会跌,房价也只会涨不会跌,甚至还计划着过几年就提前还清贷款。
2000年的时候手里有7万块钱,二话不说就去提前还了本金。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简直是脑子进水了。才过了三四年,就彻底没收入了,老婆那点工资勉强够家里开支,房贷就成了压在我们身上的大山。每个月6257块的月供,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是天文数字。没办法只能去跑外卖。大热天骑着摩托车满街跑,为了不超时得全神贯注,跑两个小时下来累得要死。想买杯奶茶犒劳自己,一算账10块钱相当于白送三单,还是算了吧。连袜子都舍不得买,直接买了双凉鞋省钱。
这就是现在的生活。以前坐办公室敲敲键盘一个月两万进账,现在跑一小时累个半死才十几块,平台还要扣掉2.5块保险费。这落差真的让人崩溃。更扎心的是房价跌了。193万买的房子现在市场价也就140万左右,听说有人拿房票加折扣120万就买到手了。这不是雪上加霜是什么?算算账更绝望--首付68万,这四年还了47万,总共支出115万,再加5万就够全款买房了,可我还欠银行100万!
要是当初没买这套房子,现在手里有100万现金,在我们这小城市里那可是真正的有钱人。以前觉得100万不算什么,现在每天几十块几十块地挣钱才知道,手里有100万现金意味着什么。可以横着走的那种有钱。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想着赶紧出门跑单,挣那三瓜两枣,对沉重的债务来说杯水车薪,但不去挣也不行啊。停车在树荫下喘气的时候,看着满街的房子满街的小区,就想这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要为了一套房子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有时候真的想不通,当初自己脑子里装的是什么。老婆现在压力也很大,一个人的工资要撑起整个家,孩子要养,老人要照顾,每个月那点钱根本不够花。没办法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信用卡倒来倒去。真怕哪天连房贷都还不上了。房子是买了,可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以前周末还能带孩子出去玩玩,现在连买个玩具都要犹豫半天。孩子问为什么不能买这买那,该怎么解释?
说爸爸妈妈把钱都给了银行?难受的是那种无力感。每天跑外卖看着别人的生活,有人点个几百块的外卖眼都不眨,有人住着我送餐的高档小区。一个曾经月入两万的白领,现在为了几块钱的配送费在大街上奔波。生活就是这么讽刺。有时候想想如果时光能倒流,绝对不会买那套房子。宁愿租房子住,把那一百多万拿去做点小生意,或者就放银行吃利息,日子也比现在舒服得多。可惜没有如果。现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房贷还有26年要还,这漫长的债务之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网上总说“忍一忍,首付变全款”,以前觉得是个段子,现在才发现这是血淋淋的现实。用115万买了一套现在只值140万的房子,还欠银行100万,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更可怕的是,这种日子还要持续很多年。孩子在长大,花销会越来越多,老人年纪大了,医疗费用也不是小数目。而这个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只能靠跑外卖维持生活。有时候真想问问那些鼓吹买房的专家,你们知道普通人为了一套房子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吗?房子是买了,可生活呢?幸福感在哪里?每天为了房贷奔波,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现在特别理解那些说“房奴”的人。真的就是奴隶,为了一套房子把自己的生活质量降到最低,把未来30年都抵押给银行。而且最扯的是,房价还在跌。买房不仅没有保值增值,反而成了负担。如果当初把买房的钱拿去投资理财,哪怕收益再低,也比现在的处境强得多。可是覆水难收,选择已经做了,只能承担后果。只是希望那些还在犹豫要不要买房的人,能从我的经历中吸取点教训。不要冲动,不要高估自己的承受能力,更不要把未来想得太美好。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一套房子可能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往坏的方向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