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连为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的根茎,其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
由于长期过度采挖和生境不断遭到破坏,三角叶黄连已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植物。
雅连在传统上一直被公认为质量优的佳品黄连, 其疗效受到中医药界广泛的推崇。
历史上雅连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且采挖不易,产量有限。
洪雅的雅连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五百多年前。
如明代《嘉靖洪雅县志》记载:“雅连生瓦屋诸山,家种者三年一收”;而除此之外,《本草纲目》、《荥经县志》中也均有记载。
至清乾隆年间野生资源已不易获得。
嘉庆年间已有大量栽培,随着引种栽培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雅连药材来源逐渐由栽培品取代野生品,此后,鲜有关于野生三角叶黄连的资料。
雅连者,上药也。处高山密林而幽居,入民间偏方始闻名,进《本草纲目》再传世,成朝廷贡药变珍惜。黄连翘楚,药中精品;洪雅特产,名响中西……——《雅连赋》
雅连是黄连药典品种之一,珍稀物种二级植物,被历朝太医院采用又名“贡连”,为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特产。受到海拔和土地条件限制,雅连栽种条件极为苛刻,曾一度被列为濒危物种。
雅连也叫三角叶黄连,以根状茎入药,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运用历史。《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黄连味苦寒,产四川者良雅州者尤可贵。”
你听说过“雅连”这个名字吗?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脑中闪现的是“雅莲”这两个字和一位美妙女子的倩影。但有人向我解释,“雅莲”只是一味中药。
我国有三大黄连品种,即味连、云连、雅连。其中味连的产地最广泛,有重庆、湖北、陕西、四川、山东、甘肃。云连产地也有云南、四川、西藏、广西、河南。唯独雅连仅产于四川,而且还只生长在洪雅县瓦屋山高庙镇黑山村和黑林村的大山林中。
“雅连”之珍稀,也在于其种植的艰难性。早在明代,产地一带的民众就开始由单纯采野雅连转型为以栽培雅连为业。 “雅连栽种的辛苦,比黄连还苦呢!”雅连种植传承人吴林忠对我们说。
他娓娓向我们道来:雅连生长的条件太苛刻了!首先必须要种在海拔1800到2500米的山林中,这个高度的气温才适合她生长;又要四十五度左右的背阴山坡,才能既保证水分充沛,又防止水涝。因此,他选地时要在太阳升起之前上山,选第一束阳光照不到的土地;另外还要选甜土地雅莲才能生根、生长;而且雅连没有种子,只能是无性插播繁殖,生长周期又特别长,种下后要五到七年才能收成;更麻烦的是雅连收成后,原来的土壤中有利雅连生长的营养已经用尽,要休养至少三十年,才能再次栽种雅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