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关于2025年中小学招生入学等有关文件精神,现将《达州市通川区2025年初中一年级入学招生公告》公告如下。
一、招生原则
(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原则。采取单校或多校划片电脑随机录取入学,保障所有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均有一个公办学位。
(二)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原则。区教育局统一制定招生入学办法,统一发布招生信息,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均通过“四川省基础教育招生升学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招生工作,落实教育入学“一件事”,未通过“全省系统”录取的新生无法取得国家学籍系统学籍。所有公办、民办学校的招生方案须提前报经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后方可按规定时间对外发布。
(三)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5),落实招生工作公示制度、咨询制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报刊、政府网站等媒体平台向家长和社会及时推送招生实施意见、报名方式、报名程序等,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深入推进阳光招生、透明招生。
二、招生办法
(一)招生对象
达州市通川区户籍及通川区学校在籍(学籍)小学应届毕业生(包括盲、聋、哑、智障等特殊少年)、居住在本区的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城区公办中学初中登记
1.登记条件
(1) 达州市通川区城区学校(含七小永兴学校、凤北小学)在籍(学籍)小学应届毕业生。
(2)通川区城区户籍在通川区城区以外学校就读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3)暂住在通川城区的符合就读条件的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少年。
注: 达州市通川区城区户籍指在2025年7月15日前注册或迁入通川区东城、西城、朝阳街道办事处及莲花湖管委会,凤北街道办事处肖公庙社区、张家坝社区、韩家坝社区、犀牛山社区和凤西街道办事处新锦社区、高峰洞社区、柏林口社区。
2.报名登记
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在规定的登记时间内,通过“全省系统”填报新生基本信息、监护人等信息,选择其房产所在地片区学校报名登记(2025年城区各中学招生登记区域见附件),也可到房产所在地片区学校现场咨询并进行网上报名登记。如果报名登记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直接全部录取报名学生;如果报名登记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则由区教育局组织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审核通过的学生,一经确认学位,系统将锁定学生录取信息,不能再被其他公办或民办学校录取。确认未被录取的学生,由区教育局根据招生政策进行统筹安排。
(三)民办学校登记
民办学校招生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主要面向本区域招生,其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计划和范围由区教育局核定,需扩大招生范围的,须经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并报市教育局审批。民办学校按照审定的招生入学实施方案,由区教育局通过“全省系统”实施统一管理,凡未通过“全省系统”的招生均属无效招生,不予注册学籍。每位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可自愿选择一个民办初中学校,按照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通知要求,在“全省系统”上报名登记,同时也可到各民办学校现场咨询并进行网上报名登记。
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录取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并及时公开招生录取结果。民办初中学校报名登记人数若超过招生计划,实行电脑随机录取;报名登记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的,直接录取全部报名学生。审核通过的学生,一经确认学位,系统将锁定学生录取信息,不能再被其他公办或民办学校录取。确认未被所选民办初中学校录取的学生,由区教育局根据招生政策进行统筹安排。
(四)随迁子女入学登记
符合以下条件的随迁子女,确需在通川区城区中学(含凤北初中、复兴实验学校)就读的,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全省系统”选择实际居住地所在片区学校报名登记,也可到实际居住地所在片区学校现场咨询并进行网上报名登记。
1.适龄儿童与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口簿;
2.在我区实际居住满6个月及以上;
3.在 达州市通川区经商或务工就业;
4.适龄儿童其法定监护人已在达州市本级或通川区连续6个月及以上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5.小学学籍信息。
随迁子女入学后,在编班、教育管理等方面与片区内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五)优抚对象子女入学。依照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现役人员子女及其他各类优抚对象,严格落实好相关教育优待政策。其法定监护人提供相关材料,区教育局按有关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解决。
(六)拆迁户子女入学。达州市通川区户籍拆迁户子女入学,由区拆迁办或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登记,并将相关资料报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统筹解决。
(七)特殊儿童入学。切实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安置工作,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应读尽读”。各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八)享受“长幼随学”政策入学。按照市、区义务教育“长幼随学”入学政策,其法定监护人携带拟就读学校的适龄儿童少年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同胞兄(弟)姐(妹)在相关学校就读相关佐证资料到相应学校登记报名,区教育局根据城区各校生源和学位余缺情况统筹解决。
(九)乡(镇)初中招生
乡(镇)初中学校招生实行单校划片,对口直升原则,即乡(镇)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免试直升当地初中学校就读。7月23日前各乡(镇)要完成招生工作,要确保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并严格按照计划招生,不得突破控制班额。
(十)注意事项
1.城区各公办、民办中学设立“报名登记服务点”,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宣传解释招生政策。
2.登记期间,请家长结合自身情况按照相关登记要求和流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注册登记。
3.请家长保持注册手机通讯畅通,便于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4.凡提供虚假资料进行报名登记的,一经查实,后果自负。
三、招生日程
(一)发布公告。7月8日,城区各招生学校发布《通川区xx学校2025年初中一年级入学登记公告》,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全省系统”登记的时间、流程,并熟练掌握操作的方法等。
(二)现场咨询。城区各公、民办学校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设立“报名登记服务点”,公布学校招生咨询电话,为广大家长提供报名咨询和服务。
(三)网上登记。7月11日—7月13日,家长须携带网上登记报名时的户口簿、房产证、小学学籍信息等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划定的审核点(公办学校)进行现场审核。学校工作人员线下审核资料后,指导家长通过“川教通”微信公众号→初中入学→完善学生信息→选择批次类型→选择就读区域(学校)→填报、上传就读佐证材料。
(四)资格审核
1.入户调查。7月14日—7月17日,各审核点(学校)成立专门的审查小组,完成入户调查。审查无误后,将辖区内适龄儿童登记造册,于7月17日报区教育局。
2.资格复审。7月18日—7月21日,区教育局组织人员对各校初一新生登记情况进行复审。
3.电脑随机派位。公布报名登记情况,完成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由区教育局组织电脑随机派位并学位确认(随机录取办法及时间另行公布)。
(五)公布招生区域。7月22日,根据区域生源登记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和招生学校招生计划划定招生区域(另文发布)。
(六)录取并发放入学通知书。7月23日各初中学校告知已登记学生家长适龄儿童录取情况。《入学通知书》具体发放时间以学校通知为准。
(七)报名注册。学生凭入学通知书于8月31日到校报名注册。
因其他情况未登记的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在8月25日由区教育局根据各校生源和学位余缺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四、明确工作职责,严肃招生纪律
(一)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入学,公、民办学校均不得以笔试、面试、面谈、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各学校要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开展招生工作,不得提前招生。严格控制班额,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招生。
(二)坚决杜绝乱收费现象。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学校各项收费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对乱收费的单位或个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
(三)规范入学管理。坚持随机均衡编班,不设立重点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严格学籍管理,做好新生学籍注册工作,确保“一人一籍”,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
(四)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坚决防止因布局调整出现学生失学辍学。
(五)本实施方案仅适用于2025年通川区初中一年级招生工作,解释权归通川区教育局。
五、设立招生工作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一)招生咨询电话 0818-2123908
(二)招生投诉电话 0818-2257550
通川区2025年各公办中学初中入学登记区域
(非正式招生区域)
一、城区各公办中学初中入学登记区域达高中:主要面向通川主城区。
铁路中学:从朝阳中路18号(进远航学校巷口)起,沿朝阳西路—金龙大道往北—至白塔路往西至襄渝铁路线往北—至凤凰大道西段一线以西以南的区域。
达高中来凤分校:达万铁路从塔石路起至凤凰大道西段以北的区域。
凤凰学校:从通川大桥北通川中路—达巴路口—朝阳农贸市场入口—彭家湾路—大路沟监狱家属院—凤凰山一线以东。
区七中:从通川大桥北起沿通川中路—达巴路口—朝阳农贸市场入口—彭家湾路—大路沟监狱家属院—凤凰山一线以西的区域;塔石路从达万铁路桥起至朝阳中路18号(进远航学校巷口)一线以东的区域。
区八中:沿塔石路达万铁路桥起—朝阳中路—朝阳西路—金龙大道往北—至白塔路往西至襄渝铁路线往北—至凤凰大道西段一线以北以东的区域。
二、乡镇初中招生区域
各乡镇初中(中心校)招收本乡镇辖区内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说明:关于达州市通川区2025年初中一年级入学招生公告的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