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林中飞仙仙气飘飘白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24  作者:任登兰  浏览次数:172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仙气飘飘的白鹇,可以称得上是“林中仙子”,翎毛华丽、体色洁白,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

白鹇别称银鸡、银雉、越鸟、越禽、白雉等,为雉科鹇属大型鸡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

  白鹇为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着名的观赏珍禽。白鹇能适应各种恶劣气候环境,可以人工驯养培育。

  白鹇的形态特征:
  1、雄鸟: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纹,头上具有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黑色羽冠,并披于头后,脸部裸出,呈鲜红色,整个下体都是乌黑色,上体和身体后面长长的尾羽,都是洁白的衬底上密布着细细的“V”字形黑纹,尤为别致的是尾羽上的黑纹越向后越小,逐渐消失。

  2、雌鸟: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小,赤红色。背羽干较淡,边缘较深,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外翈缀有黑色斑点,中间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满布以白色波状斑。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

  白鹇的生活习性:
  1、群居:白鹇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和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不大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每当春季繁殖期之前,总会有发生激烈的争斗。
  2、食性:白鹇为杂食性,主要以椎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根和苔藓等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蝗虫、蚂蚁、蚯蚓、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3、繁殖:白鹇繁殖期4~5月,每窝产卵4~8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质斑点,通常每隔1日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白鹇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食昆虫、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
  白鹇通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机警,会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每窝产卵4-6枚,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仙气飘飘的白鹇,可以称得上是“林中仙子”,翎毛华丽、体色洁白,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我国古代官服上的常用图案是以鸟为级别的,而白鹇就是文官五品官员朝服补子的图案。白鹇的美丽使它受到了很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李白就特别喜欢白鹇。据说, 李白到黄山时候,遇到了一个胡姓人家,胡家养了一对白鹇,特别漂亮。见李白特别喜欢,姓胡的人家说,我可以把这对白鹇送给你,但是你要给我写一首关于白鹇的诗。
  李白当即毫不犹豫,挥笔写下《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李白在诗的序中写道:“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打赏
 
关键词: 白鹇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