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是人重要的感觉:通过视觉,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的产生离不开眼睛: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是心灵的窗口,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第一要素。
什么是近视: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类型。根据2023年国家卫健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的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许多孩子在学龄前或早期就开始出现近视。
青少年近视常见原因用眼过度,长时间盯着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酸胀疼痛、干涩、异物感、畏光或者视物模糊,甚至可能诱发青光眼。阅读书写姿势不正确,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或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昏暗的光线下阅读。写字时歪头、握笔时指尖距笔尖近(<2厘米)。关灯看电视、手机会加剧眼睛的调节负担,容易导致近视加深以及出现干眼症、慢性结膜炎等症状。
趴着睡觉眼球会受到压迫,造成眼压过高,视力受损,午睡后通常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
近视的危害近视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等,影响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升学和择业造成一定限制,影响人生职业规划。高度近视会增加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青少年如何合理用眼和科学用眼
1.积极关注自身视力异常迹象如果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眼睛经常干涩、经常揉眼,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并尽快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2.保持正确的读写看姿势读写习惯:保持合理的坐姿和用眼距离,握笔的指尖离笔尖一寸(3.3厘米),胸部离桌子一拳(6~7厘米),书本离眼一尺(33厘米),做到头正,腰挺及背直,切记不能歪头写字。看手机姿势:看手机时,建议将手机举起,尽可能与眼平视,手机距离眼球不要太近。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时、异动的车箱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3.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每隔30~40分钟就应该放松眼部。比如闭眼休息,远眺反而能更好地缓解眼睛疲劳,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休息,缓解眼部肌肉的紧张痉挛状态,切勿直接用手揉眼睛。
4.增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时间与近视的发病率和进展量呈负相关,是近视的一种重要保护因素。因此,提倡儿童在学龄前就开始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提倡学校多支持学生课间进行户外活动,提倡放学后和周末在家庭主导、家长或监护人参与下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从而达到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量。
5.增强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能够缓解视疲劳,增强眼部血液循环,延缓近视发展,我们应该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同时眼部运动也不能少,保证手卫生的情况下做眼保健操,让眼睛得到放松、休息,对视力保护有极大好处。
6.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眼球发育需要充分、全面的营养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或维生素的缺乏都会成为近视的诱因。少吃糖果和高糖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柠檬、蓝莓等以及富含高蛋白的深海鱼、肉、奶等。黄绿紫色食物,如西兰花、菠菜等也可以为眼睛提供需要的玉米黄素、叶黄素、维生素A等营养物质。多吃坚果类的食物也可增强眼部的肌肉活动,减轻眼疲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