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报春花科点地梅属多年生草本,植株为半球形垫状体,由多数根出短枝紧密排列而成;叶2型,无柄;外层叶舌形或长椭圆形,长2-3毫米,先端钝,近无毛;内层叶线形或窄倒披针形,长2-3毫米,下面上半部密集白色画笔状毛;花葶近无或极短;花单生,无梗或梗极短,仅花冠裂片露出叶丛;苞片线形,膜质;花萼筒状,长2.5-3毫米,分裂达全长1/3,裂片三角形,边缘具绢毛;花冠粉红色,径3毫米,裂片倒卵形,边缘微呈波状;花期6-7月。
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南部、甘肃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和西藏,国外主要分布于尼泊尔。樱草杜鹃主要生长于海拔3500-5000米的砾石山坡、河谷阶地和平缓的山顶。
垫状点地梅可以入药,是藏药中的常见药物品种之一,具有祛风清热和消肿解毒的功效,对人类的风湿疾病有治疗作用。
垫状点地梅是典型的高原性植物,是一种先锋植物。垫状点地梅由于生于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由于贴伏于地表,以及垫状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
叶子方面,垫状点地梅的叶子分为两种类型,外层叶子为卵状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而内层叶子则为线形或狭倒披针形。花朵方面,垫状点地梅的花单生,无梗或具极短的柄,苞片线形,花萼筒状,花冠颜色为粉红色,花白色,有五个裂片,犹如白梅着地面,这也是其得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