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教育与科普 » 正文

李白《早发白帝城》赏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4  作者:小菲  浏览次数:10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李璘案受到牵连,治罪流放到夜郎(今贵州境内),他取道四川赴贬谪地,到达白帝城时,遇赦消息传来,他惊喜交加立即乘舟东返江陵,写下了这首七绝《早发白帝城》,所以这首诗原题也叫《下江陵》。

  李白始终有建功立业的热忱,哪怕到了人生晚年。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三年(756),他投身于永王李璘幕府帐下,拥兵自重的李璘不服肃宗李亨称帝,在南方收揽士卒起兵,但很快节节败退以兵败告终,李白也在浔阳下狱。

  李白作为一个天真烂漫的文人,虽有报效的壮怀,但缺乏真正的斗争经验,突然遭遇治罪流放,内心的惶恐与压抑之情可想而知。他曾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获释恢复自由身的极度期盼:“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流夜郎赠辛判官》)因此,《早发白帝城》通篇抒写的是李白被赦后重获自由的喜悦。

  诗歌语言浅显明白如话,语意奔放,传递出“轻快”二字,通过“朝辞”“彩云间”“猿声”“轻舟”等景物的渲染,以眼之所见与耳之所闻,跌宕有致地烘托了诗人明丽畅快的心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的悲慨。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注释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还:归;返回。

  猿:猿猴。啼:鸣、叫。

  住:停息。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创作背景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经重庆。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是作者回到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赏析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讨安禄山,不久,李亨既位,史唐肃宗。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王李璘督兵平叛,永王李璘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李璘兵败被杀。李白曾经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贵州遵义),当他行至巫山(今重庆境内)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荆州)。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白帝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打赏
 
关键词: 李白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