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手机版  | 客服QQ:5967839  |  新加信息  |  更新信息  |  帮助中心  | 
当前位置: 首页 » 黄页资讯 » 社会热点 » 正文

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秒到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16  作者:小菲  浏览次数:2 来源:中文黄页网
核心提示:以往办理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需要转出地、转入地两地经办人员在医保信息平台上对每一笔业务进行审核、确认、提交等操作,看似简单但也会占用基层经办机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免申请、即时办、秒到账!医保公共服务“高效办”再升级!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实现“免申请、即时办”,具体来了解一下。

  近期,江苏省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9月起,对我省在职职工省内跨设区市流动就业并办理新参保的,无需个人申请,由医保信息平台自动完成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个账资金“秒到账”。

  自试运行以来,全省已自动办理6.2万笔转移接续业务,超7400万元个人账户资金悄然划转至新账户中,解决了群众流动就业的后顾之忧,成为医保强化民生服务助力营商大环境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新实践。

  01,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是什么?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主要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因跨统筹地区就业、户籍或常住地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基本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包括个人医保信息记录的传递、职工医保个账资金的转移以及医保待遇衔接的处理。以2024年度为例,我省在职职工人数约2550万人,全年转移接续业务办件量已超百万件。

  在日常经办过程中,经常有省内参保人不了解医保关系转移接续的相关政策,不知道或者忘记去申请,造成待遇衔接中断,影响待遇正常享受,比如个人账户资金沉淀在原参保地,无法及时转移至新就业地使用;又比如在办理医保退休时缺少参保缴费年限的记录,还要去翻档案、查资料等去佐证等等不好的体验。

  现在医保部门推出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功能,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02,有哪些新升级?

  业务集成高效办理无需“逐项办”

  依托全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将以往参保人员需要逐项办理的职工医保参保、医保关系转移接续、职工医保家庭共济等高频关联业务,通过信息系统优化、业务数据贯通,升级为由医保信息平台实时精准识别、自动触发、集成联办。参保人员完成省内职工医保新参保,即可实现关联业务的无缝衔接,做到“缴费年限跟人走、个账资金秒到账、家庭共济连续享”。

  医保数据“多跑路”无需“申请办”

  主动破解参保人员可能存在的“不知道要办”“不能及时办”“不会操作办”等堵点痛点,重塑业务流程,精简业务环节,不再需要参保人员主动发起省内医保关系转移申请,调整为由医保信息平台完成参保状态的读取、办理条件的判断、业务的自动触发办理、办结状态的反馈等业务闭环,实现个人“申请办”提档升级为平台“智能办”,用医保数据“多跑路”,换来参保人员“便捷无感”享受医保优质服务。

  提升基层经办效能推动“减负办”

  以往办理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需要转出地、转入地两地经办人员在医保信息平台上对每一笔业务进行审核、确认、提交等操作,看似简单但也会占用基层经办机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得益于医保信息平台“自动办”“智能办”,在“免申请、即时办”新模式下,经办机构整体业务量大幅降低,基层经办人员从日常琐碎的操作中解放出来,不再“负重前行”,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向疑难个案的处理,更好地为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优化线上服务渠道拓展“自助办”

  进一步畅通江苏医保云App线上服务渠道,丰富业务办理功能,实现“自助查”“自助办”。新增“一键查询”省内多地暂停参保、个人账户余额、参保单位、参停保时间等信息,以及参保人员有多地暂停参保记录,可以自主选择待转移的记录进行申请办理等配套功能。对于参保人员有在院、欠费等特殊情形的,江苏医保云App也会主动提醒告知,引导参保人员按对应的操作路径处理。

  这项便民服务已在徐州落地

  自8月6日作为全省第二批试点上线“免申即享”服务以来,截至目前全市已办结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业务7954人次。

  据了解,“免申即享”服务依托全省“一人一档”全民参保数据库,打破传统“申请-审核-办结”的流程壁垒,参保职工在省内跨设区市就业时,只需在原参保地办理停保、新参保地正常缴费,医保信息平台便会自动触发转移程序,实现“缴费年限跟人走、个账资金秒到账、家庭共济连续享”。

  参保人可通过“江苏医保云”‘App实时查询转移进度,每笔业务的系统校验、资金划转等节点均可视化呈现。值得注意的是,若存在转出地在院费用未结算、历史欠费、多重参保编号或缴费信息不完整等情形,需先完成前置处理方可办理。徐州市医保局已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详细指引,并在各经办窗口设置“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协助特殊情况处理。


打赏
 
 
[ 黄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黄页资讯
点击排行